苏州大便便血怎么治
2020-11-30
苏州大便便血怎么治?苏州东吴医院,专业的肛肠医院,开设有肛肠科,专业治疗便血。您可在线预约挂号服务,预约医生为您诊断治疗。苏州肛肠医院gcm.szdwyy.com
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,血液从肛门排出。便血的颜色是鲜红色、暗红色或黑色。少量出血不会改变粪便的颜色,只有通过隐血试验才能确定的人,被称为隐血。
疾病的表现:
1.便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,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、慢性少量出血和间歇性出血。
2.便血的颜色因出血部位、出血量、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异。出血量多,速度快,出血量小,速度慢,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,可以变成暗红色。
3.粪便均为血液或混合粪便,仅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排便后肛门滴血。消化道出血每天在5~10ml以内的没有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变化,称为隐血便,隐血必须通过隐血试验确定。
4.一般的隐血试验虽然敏感性比较高,但是有一定的假阳性,使用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检测,可以避免其假阳性。
疾病的原因:
1.下消化道疾病。
1)小肠疾病:
肠结核、肠伤寒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、钩虫病、Crohn病、小肠肿瘤、小肠血管瘤、空肠休息室炎或溃疡、Meckel休息室炎或溃疡、肠套叠等。
2)结肠疾病:
急性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血吸虫病、溃疡性结肠炎、结肠休息室炎、结肠癌、结肠息肉、缺血性结肠炎等。
3)直肠肛管疾病:
直肠肛管损伤,非特异性直肠炎,放射性直肠炎,直肠息肉,直肠癌,痔疮,肛裂,肛瘘等。
4)血管病变:
例如血管瘤、毛细血管扩张症、血管畸形、血管退行性变化、缺血性肠炎、静脉曲张等。
2.上消化道疾病:
胆道结石、胆道蛔虫、胆囊癌、胆管癌、壶腹癌出血可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呕血。此外,还有急慢性胰腺炎、胰腺癌合并脓肿破裂、主动脉瘤破裂食管、胃或十二指肠、纵隔肿瘤破裂食管等。
3.全身性疾病:
白血病、血友病、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、维C缺乏症、肝脏病、尿毒症、流行性出血热、败血症等。
疾病危害:疾病危害:
1.便血和便秘的恶性循环使人厌食,引起脾胃功能异常,引起肛裂、慢性结肠炎、肛门瘘、肠癌等。便血患者大便时很痛苦,一般尽量忍受不便,大便干燥,往复,形成恶性循环。
2.长期便血容易使患者体内失去大量铁,引起缺铁性贫血。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,初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,贫血重时颜色苍白、疲劳、食欲不振、心悸、心率加快、体力活动后气体促进、浮肿等,有些患者容易兴奋、兴奋、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。
3.对于产后女性患者来说,长期贫血容易导致女性肾脏浓缩功能减退,患者常有尿多、尿比降低、性欲降低等症状,女性贫血患者经常出现月经不规则、过多或减少、皮肤干燥、毛发枯燥等症状。
4.同时便血也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,鉴于便中带血的情况与痔疮出血类似,一般人难以区分,加上一些人不够重视,使早期恶性肿瘤轻易被忽视而导致悲剧。
疾病鉴定:疾病鉴定:
1.病因的鉴别。
1)肛门直肠疾病:
痔疮、肛裂、肛痿、肛肠创伤、非特异性直肠炎、直肠癌、直肠息肉、放射性直肠炎、脱肛。
2)结肠疾病:
急性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结肠癌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。
3)小肠疾病:
小肠瘤,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,黑色素斑-肠胃息肉病。
4)上消化道出血。
5)血液疾病。
6)血管疾病:
肠系膜血管栓塞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、甲型假性血友病、过敏性紫癫、维生素C缺乏症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7)传染病:
重型传染性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、伤寒、副伤寒、斑疹伤寒、败血症、霍乱、副霍乱、钩端螺旋体病、回热、钩虫病、血吸虫病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IDS)。
8)其他:
尿毒症、各种食物、药物、化学毒物中毒、一氧化碳中毒等。主要原因是肠粘膜和粘膜下血管损伤。
2.便血部分的鉴别。
1)下消化道出血:
指下段小肠、结肠、肛门、直肠出血。排出物常为新鲜血液。纤维肠镜检查和小肠钡造影有利于早期诊断。
2)空肠出血:
味增汤和洗肉水样的血便很多。
3)上消化道出血:
常用柏油样黑便,有时出血量大,有酱红色或暗红色血便。
3.便血和伴发症状的鉴别。
1)便血伴腹泻:
腹泻、各种肠炎、霍乱、副霍乱。
2)便血伴排便疼痛:
见外痔、肛裂、肛创、脱肛等。
3)便血伴腹痛:
各种肠炎、胃、十二指肠、胆、胰病、过敏性紫癜、肠系膜血管栓塞。
4)便血伴高热:
伤寒、钩端螺旋体病、出血热等。
5)便血伴呕吐:
上消化道疾病、食物中毒、枢神经系统疾病、神经性呕吐、出血等。
6)便血和排便时间:
大便前出血见痔疮和肛裂;大便后滴血,大便与血液不混合,直肠和肛裂。